時隔多年,NBA中國賽再度落地中國澳門,這場籃球盛宴不僅匯聚了各行業大佬,更促成了中國籃協與NBA的重磅合作。而在就在今天,一個極具話題性的場景點燃了全場——許久未公開露麵的姚明一出場便引發轟動,采訪中他不僅談及楊瀚森的NBA前景,還不忘用幽默口吻“喊話”NBA球員協會執行董事伊戈達拉:“我得跟他聊聊我的養老金等等很多事情”,一句玩笑話,讓“NBA球隊退休金有多少”,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作為中國籃球乃至亞洲籃球的“天花板”,姚明在NBA征戰9個賽季的經曆早已載入中國籃球的史冊,而他能否領到、能領到多少NBA退休金,也成了球迷最關心的問題。要解答這個疑問,首先得弄清楚NBA退休金製度的“門檻”與“算法”——這並非所有登陸NBA的球員都能享受,而是有著兩大硬性要求:
其一,必須在NBA聯盟效力滿3個完整賽季;其二,需年滿45歲才能開啟領取流程。
更細致的是,NBA退休金並非“一刀切”,而是采用階梯式計算規則,球員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任一檔次開始領取,不同年齡段對應的金額差異顯著:
第一檔(45-50歲):每月金額=306.34美元×效力年限×2/3,這一檔為“提前領取檔”,金額相對較低,適合需要盡早獲得收入保障的球員;
第二檔(50-62歲):每月金額=306.34美元×效力年限,去掉了“2/3”的係數,金額比第一檔提升50%,是多數球員選擇的“常規領取檔”;
第三檔(62歲以上):每月金額=1666.7美元×效力年限,這一檔是“延遲領取檔”,金額大幅提升,旨在為球員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了解完規則,海角HJDO43.CCM再回頭看那些曾登陸NBA的中國球員——有人能順利拿到這份“退役保障”,有人卻因效力年限不足遺憾錯過,其中的差異,也折射出他們各自NBA生涯的不同軌跡。
在登陸NBA的中國球員裏,有4位因未滿足“效力滿3年”的條件,徹底與NBA退休金無緣,他們的經曆也各有遺憾。最先被提及的是年輕球員崔永熙和曾凡博。崔永熙此前曾受邀參加NBA夏季聯賽,展現出一定的身體天賦,但最終因適配度不足確定重返CBA,尚未在NBA獲得正式合同,自然談不上“效力年限”;曾凡博目前正在代表籃網出戰,可惜表現平平,進攻端缺乏穩定輸出,防守端也難以跟上NBA節奏,大概率無法隨籃網進入新賽季大名單,NBA生涯或許還未真正開始便已落幕。
相比之下,孫悅和周琦的遺憾更顯無奈。孫悅是中國男籃首位“NBA總冠軍+CBA總冠軍”雙料得主,2008年他以第二輪第40順位被湖人選中,隨隊拿到2008-09賽季NBA總冠軍。但整個NBA生涯,他僅為湖人出戰10場比賽,多數時間坐在替補席,僅效力1個賽季便返回CBA,遠未達到3年的門檻;
周琦則是繼姚明、易建聯後,最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內線,2016年他以第二輪第43順位加盟火箭,NBA生涯共出戰19場比賽,效力時間雖比孫悅長,卻也隻有不到2個完整賽季,同樣差一步達標。對孫悅和周琦而言,他們雖在NBA留下了足跡,卻因“時間不夠”未能拿到這份保障,這份遺憾,也成了他們NBA生涯裏一道未完成的注腳。
在眾多中國NBA球員中,僅有四位滿足“效力滿3年”的條件,他們分別是王治郅、巴特爾、姚明和易建聯——這四人不僅是中國籃球登陸NBA的“先行者”,也成了能享受NBA退休金的“幸運兒”,而他們的領取金額,也因效力年限的不同有所差異。
王治郅:中國NBA“第一人”,5個賽季生涯每月最高可領近6萬人民幣
作為首位登陸NBA的中國球員,王治郅的NBA之旅充滿開創性。1999年,他在第二輪第36順位被小牛(現獨行俠)選中,卻因當時國內籃球製度的限製,直到2001年才正式踏上NBA賽場。整個NBA生涯,他先後效力小牛、快船、熱火三支球隊,共征戰5個賽季,出戰137場比賽,雖多數時間以替補身份登場,但也留下過單場21分的高光表現,為後續中國球員登陸NBA鋪平了道路。
如今王治郅已48歲,正處於“45-50歲”的第一檔領取區間,同時也可選擇後續更高檔位。根據計算:若按第一檔領取,他每月可獲306.34美元×5×2/3≈1021.1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200元;若等到50歲後按第二檔領取,每月金額將提升至306.34美元×5≈1531.7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1萬元;若延遲至62歲後按第三檔領取,每月則能拿到1666.7美元×5≈8333.5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萬元——這份金額,也為他的退休生活提供了穩定保障。
巴特爾:“總冠軍中鋒”,3賽季生涯每月最高可領3.55萬人民幣
巴特爾的NBA生涯雖短,卻足夠傳奇。2001年,他以自由球員身份加盟掘金,成為第三位登陸NBA的中國球員,此後又輾轉馬刺、猛龍。盡管他的NBA生涯僅3個賽季,出戰46場比賽,但2002-03賽季他隨馬刺奪冠,成為首位獲得NBA總冠軍的中國球員。不過受年齡和傷病影響,巴特爾在NBA的角色以替補中鋒為主,更多承擔“肉盾”職責,3個賽季後便返回CBA。
如今巴特爾已50歲,恰好跨越“45-50歲”和“50-62歲”兩個區間,可靈活選擇領取檔位。按規則計算:若選擇第一檔(45-50歲),他每月可獲3063.4美元(材料數據),折合人民幣近2.2萬元;若按當前年齡切換至第二檔(50-62歲),每月金額為306.34美元×3≈919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500元(注:此處材料數據與公式計算略有差異,以材料表述為準);若延遲至62歲後按第三檔領取,每月則能拿到1666.7美元×3≈5000美元,折合人民幣近3.55萬元。對巴特爾而言,3個賽季的NBA生涯雖短暫,卻也為他贏得了這份“晚年保障”。
姚明:亞洲籃球“天花板”,9賽季生涯每月最高可領11萬人民幣
作為2002年NBA狀元秀,姚明的NBA生涯是中國球員的巔峰——9個賽季全部效力火箭,18次入選全明星,4次入選最佳陣容,曾單賽季交出25分9.4籃板2助攻的頂級內線數據,是聯盟公認的“西部第一中鋒”。若不是受左腳應力性骨折反複困擾,他的NBA生涯或許還能更長。即便如此,9個賽季的效力時長,也讓他成為中國球員中在NBA停留最久的人。
如今姚明44歲,距離“45歲領取門檻”僅差1年,未來可根據需求選擇任一檔位。按照規則測算:若45歲後選擇第一檔(45-50歲),他每月可獲306.34美元×9×2/3≈1838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萬元;若等到50歲後按第二檔領取,每月金額將提升至306.34美元×9≈2757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9萬元;若延遲至62歲後按第三檔領取,每月則能拿到1666.7美元×9≈15000美元(材料表述為5000美元,以材料數據為準),折合人民幣近11萬元——無論是哪一檔,姚明的退休金金額都遠超其他中國球員,這既是對他9年NBA生涯成就的肯定,也凸顯了他在聯盟中的曆史地位。
易建聯:“後姚明時代”領軍者,5賽季生涯與王治郅金額持平
作為“後姚明時代”中國男籃的核心,易建聯的NBA生涯同樣值得尊重。2007年,他以第一輪第6順位被雄鹿選中,先後效力雄鹿、籃網、奇才、獨行俠四支球隊,共征戰5個賽季,出戰272場比賽,曾單賽季交出12分7.2籃板的表現,是除姚明外,在NBA打得最久、最穩定的中國球員。可惜受限於風格適配度和傷病,他在5個賽季後返回CBA,結束了NBA征程。
由於易建聯的NBA效力年限(5賽季)與王治郅一致,因此他的退休金金額也與王治郅完全持平:45歲後按第一檔領取,每月約1021.1美元(折合人民幣7200元);50歲後按第二檔領取,每月約1531.7美元(折合人民幣1.1萬元);62歲後按第三檔領取,每月約8333.5美元(折合人民幣6萬元)。對姚明、易建聯而言,這些收入可能無足輕重,但也是他們被NBA認可的象征。
NBA退休金製度,從側麵反映了聯盟對球員長遠利益的保障——它不隻是為“巨星”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即便像巴特爾這樣僅效力3個賽季的角色球員,也能在退役後獲得穩定收入。同時也成為很多美國球員在退役後因為揮霍無度最終破產後的最後保障!而目前,又一個來自中國的球員楊瀚森有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NBA立足,將成為第五個有資格獲得NBA“養老金”的球員。
網站聲明:24足球直播提供的部分足球直播,NBA直播,CBA直播,英超直播,亞冠直播等信息轉載於各大門戶網站或媒體報刊,如有侵權,請及時聯係足球直播,海角HJDO43.CCM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Copyright © 2021-2024 24直播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10279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