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文眼】在NBA、博彩巨頭和華人資本的共同推動下,NBA中國賽正式回歸。當冰山漸趨融化,“解凍之旅”實際上演變成了商業狂歡,隻不過水麵之下的諸多暗礁依舊需要NBA這條巨艦小心提防。
作者丨張賓
圖片丨來自網絡
整整6年前,莫雷的那條推特給NBA帶來了一場始料未及的“大地震”。從緊急停播的轉播信號、數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到球迷的流失與行業的震蕩,這條不過數字的推文,其代價遠超任何人的想象。
這個秋天,NBA中國賽終於歸來。上周在澳門進行的兩場NBA中國賽配得上“盛況空前”這樣的描述,貝克漢姆、成龍以及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等名流前排就坐,堪稱高朋滿座、勝友如雲。舉辦比賽的威尼斯人綜藝館也是座無虛席。
當體育撞上政治,商業卷入價值觀之爭,NBA與中國市場的關係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撕裂與陣痛。時間終究能抹平一切,曾經的傷痕逐漸被修複,商業合作重新升溫,但逝去的時光難倒回,變局中的市場也早已物是人非。甚至連推特本身就已經不複存在,更名為X了。
現在,在NBA、博彩巨頭和華人資本的共同推動下,NBA中國賽正式回歸。當冰山漸趨融化,“解凍之旅”實際上演變成了商業狂歡,隻不過水麵之下的諸多暗礁依舊需要NBA這條巨艦小心提防。
莫雷的那條推特到底值多少錢?
當時光回到六年前,時任火箭總經理的莫雷發表的那條推特所產生的撕裂感至今讓我心有餘悸。
適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大慶,舉國歡騰,民族主義浪潮正處於風口浪尖。莫雷那條推特在輿論場所掀起的巨浪可想而知。處於中美價值觀夾縫中的NBA左右為難,既想維護與中方的關係,同時在美國又遭受著言論自由的價值觀“炙烤”。
詹姆斯公開譴責了莫雷的言論,哈登也連忙向中方示好。他們因此也在美國遭受到了詰難。NBA有一條金科玉律——“Business is Business(在商言商)”,但在中國卻並不完全適用。
在全世界範圍內,體育與政治往往都難以割裂,在中國尤甚。不明真相的群眾,大量NBA粉絲,乃至很多從業者都將攻訐的矛頭對準了NBA。而我始終堅持的觀點是“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譴責莫雷的行為我完全理解,但將抵製上升到NBA層麵屬於將問題擴大化,受到傷害的絕不僅僅隻有NBA,也包括了國內無數依附於NBA之上的產業和從業者們。
當政治掛帥,一切來得如疾風驟雨。CCTV馬上叫停了NBA中國賽的轉播,以及隨後的常規賽轉播,直到2022年央視對NBA的轉播才回歸正常化。
詳情請參閱: 張賓,公眾號:體育產業獨立評論
剛剛與NBA續下5年15萬美元版權大單的騰訊暫停兩周後複播,但是火箭的比賽卻從轉播中消失了。後來,莫雷卸任火箭隊總經理去了費城,受到連帶責任的就變成了76人隊。
在那個混亂不堪的十月,我撰寫了一篇文章——《在抵製浪潮中,NBA與中國市場誰更受傷害?》。通過數據的推演,我認為美國從中國市場獲得的收入僅占其總收入的10%,但包括李寧、安踏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深度依附於NBA的產業鏈條上。盲目的抵製狂歡起到的結果很可能是“殺敵八百、自損三千”。
詳情請參閱: 張賓,公眾號:體育產業獨立評論
當然,後麵的結果證明莫雷的這條推特對於NBA來說也是十足的災難,帶來了難以承受之痛。
《紐約郵報》在2020年的相關報道中稱,NBA因為莫雷的這條推特直接經濟損失在1.5億美元-2億美元之間。後來,NBA總裁亞當-蕭華在接受美國采訪時承認,這個事件在2021年給NBA的損失高達4億美元。
除去直接的金錢損失,NBA在中國的影響力肉眼可見地在下降。根據NBA官方的數據,中國是一個擁有3億NBA粉絲的市場。從用戶基數上來說,這裏實際上是NBA的第一大市場。在NBA受抵製的歲月裏,年輕人的碎片時間開始被電競、短視頻、潮玩等新興事物所吸引。
根據《The Athletic》去年的報道,亞當-蕭華也承認NBA在2023-24賽季的收視率有所下降,但他並不認同用戶對籃球不再感興趣。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NBA杯半決賽,ESPN、ABC和TNT上NBA的收視率比2023年同期下降了19%。亞當-蕭華將之歸咎於“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在流媒體上觀看比賽”,從而導致了有線電視網上的收視率下降。
在中國情況亦然,央視複播NBA後,所轉播的場次也並不多,越來越多的用戶從電視台流失了。除了騰訊,NBA後來在中國又牽手了中國移動咪咕。但高昂的版權成本,讓騰訊和咪咕都高高築起“付費牆”,這為NBA在中國吸引新用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在NBA與騰訊合作的第二個版權周期,雙方在版權價格沒有上浮的情況下悄悄續約了兩個賽季。如果沒有莫雷推特事件所產生的負麵影響,NBA很難免費給騰訊續約兩個賽季。
詳情請參閱: 張賓,公眾號:體育產業獨立評論
去年年初,在首屆大灣區國際體育商業峰會上,CNBC記者Emily Tan向阿裏巴巴集團主席、籃球隊老板蔡崇信拋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NBA更需要中國,還是中國更需要NBA?”
蔡崇信的回答也很有哲理,“這就好比問我,我更需要我太太,還是我太太更需要我?真的很難回答。”誠如其所言,NBA與中國早已是共生共榮的複雜關係。
博彩業所提供的巨大推動力
對於NBA來說,隨著美國電視觀眾人數的下降,開啟未來在中國的增長迫在眉睫。這裏有著廣闊的用戶,巨大的讚助市場。隨著楊瀚森被開拓者在今年夏天以首輪第16順位選中,NBA在中國即將迎來新的收視狂潮。
想要挖掘這個市場潛力的,還包括NBA的眾多投資者們。2021年的時候,美國博彩業巨頭帕特裏克-杜蒙就向亞當-蕭華提議重啟NBA中國賽。他在2023年的時候還買下了達拉斯獨行俠隊絕大多數股權,取代馬克-庫班成為了這支球隊新的掌舵人。
他廣為人知的身份是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的主席。杜蒙提出重啟NBA中國賽的計劃時,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正計劃出售其在內華達州的資產,將業務的重心放在亞洲市場。《紐約時報》在相關報道中稱,當時其公司近70%的營收來自澳門。
現在,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早已名不符實,在拉斯維加斯沒有什麽賭場資產了,反而在中國澳門經營著幾家利潤豐厚的賭場,包括承辦今年NBA中國賽的威尼斯人。
過去幾年,澳門賭場業也麵臨著轉型要求。政府方麵希望澳門賭場實現業務多元化,否則賭場牌照有可能麵臨風險。
澳門博彩業依舊蒸蒸日上,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澳門博彩總收入約為280億美元,幾乎是拉斯維加斯同年創紀錄的156億收入的兩倍。但澳門政府決心經濟走向多元化,逐漸擺脫對博彩業的依賴,目標是在2028年GDP中的60%來自非博彩業。
受此影響,過去幾年澳門賭場在體育、演藝、文化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投資。賭場牌照就是高懸於賭場老板頭上的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杜蒙為此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海角HJDO43.CCM開始思考下一階段的投資計劃。這也是牌照續期的一部分。如何在旅遊和酒店業務上加大投入和實現創新?我認為NBA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絕佳選擇。”
他否認收購獨行俠隊,與他積極推動NBA將重啟的中國賽放在澳門有關聯。但這難以讓人們停止聯想。
NBA中國賽期間,杜蒙接受了美國媒體NBC的專訪,他表示:“這是經典的三贏局麵。這對NBA來說很棒,因為它帶來最好的產品、頂級球隊、真正的比賽和真實的體驗,還能讓那些無法前往美國觀賽的中國球迷體驗NBA,觀賞最高水平的籃球比賽。”他隻說了兩個受益方,另一個當然就是他旗下的金沙集團。
新近成為凱爾特人老板之一的何猷君與澳門博彩業的密切關係,天下人皆知。他是賭王何鴻燊的兒子。“作為一名澳門本地人,我可以告訴你,這座城市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熱鬧。”接受采訪時,何猷君對在澳門舉行的NBA中國賽不吝讚譽。
今年的中國賽甫一落幕,杜蒙就高調宣布明年獨行俠將與火箭在澳門打季前賽。這是一場真正的“賭王德比”,火箭老板蒂爾曼-費爾蒂塔是拉斯維加斯金塊賭場的老板,也是永利度假村集團的最大股東,永利在澳門也有賭場項目。
很多中國人將蔡崇信看成是NBA季前賽重返中國的重要操盤手。但在美國媒體的講述中,杜蒙這個賭場大亨才是那個關鍵推手。蒂爾曼-費爾蒂塔想必也不會讓杜蒙專美。
裂痕在修複,但6年時光難倒回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很清楚,如果沒有政府層麵的允諾,NBA幾乎沒有可能修複“莫雷事件”所留下的裂痕。
當然,NBA過去6年時間不遺餘力的努力也不容抹殺。在雙方關係最為敏感的階段,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NBA向中國捐款總價值超過1200萬元。2020年年中,馬曉飛被NBA中國任命為新任首席執行官。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前央視高管馬國力的兒子。
蔡崇信的籃網隊也扮演著溝通橋梁的作用。中國的高層官員及外交官與籃網互動頻繁,為彼此之間的破冰營造了良好的政治氣候。中國外交部也曾經在重要場合表示,“中美體育交流反映民意,符合雙方利益。”
NBA當然不想放過已經如此成熟的中國市場。根據ESPN在2022年通過委托第三方機構所做的分析,NBA中國的估值約為50億美元。
NBC在相關報道中稱,NBA是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粉絲量最多的體育聯盟,聯盟、球隊和球員的粉絲總量達到了4.25億。NBA目前在中國擁有4家旗艦店,45家兒童專賣店、7家電商旗艦店以及超過5000家合作零售商。
除了NBA聯盟,敏銳的商人們也嗅到了不少商機。至少7支NBA球隊和10名球員正在通過與一家美國的網紅MCN機構East Goes Global合作,共同開發他們在中國的商業價值。知名網紅“甲亢哥”之前的中國行就是這家機構操盤的。
“中國是NBA在美國之外最重要的市場,擁有數億球迷和巨大的媒體版權潛力。放棄永遠不是長久之計。”美國傳播學教授保羅-阿根蒂在接受CNN采訪時說道,“這是一次「解凍之旅」,對NBA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考驗,看看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修複彼此之間的關係。”
“解凍之旅”為NBA在商業層麵上帶來了豐厚的回報:NBA新簽約了阿裏巴巴集團旗下的數字技術和智能骨幹業務阿裏雲,並且與新浪微博續簽了多年合同。Fanatics Collectibles旗下的全球頂尖收藏卡品牌Topps時隔16年重新迎回NBA官方授權,並將第一款產品NBA Match Attax 202591海角黄色免费下载首先投放到了中國市場。
詳情請參閱 張賓,公眾號:體育產業獨立評論
NBA的其他媒體合作夥伴,包括騰訊、咪咕、快手,也都在不遺餘力參與到這場盛宴中來。略顯吊詭的是,長久以來,NBA在中國最重要的媒體合作夥伴央視在澳門的身影卻顯得非常模糊。央視一反常態並沒有轉播有曾凡博出場的NBA中國賽。
在我看來,這並不具有太多消極意味。央視仍在正常轉播NBA季前賽,沒有轉播在澳門舉行的這兩場中國賽很可能與比賽場館有關——博彩在中國大陸境內始終是非法的。
NBA與中國籃協的合作可以說政治意味更足。雙方達成了一項多年合作計劃——NBA將為中國男籃和女籃赴美訓練和比賽提供機會,為極具潛力的運動員參與NBA精英籃球項目創造條件,並助力中國教練員與裁判員的發展。
亞當-蕭華與中國籃協主席郭振明的合影在互聯網上隨處可見。中國籃協所代表的政治含義不言而喻,NBA與中國的冰封期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但是,失去的時光對於NBA來說終究難以彌補。過去的六年,中國的社交媒體業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央視漸漸不再是球迷觀看NBA的首選平台,抖音和小紅書異軍突起,聚攏了巨大的流量,但NBA的內容在這兩個平台上卻難覓蹤跡。哈登在抖音上的一場直播,5秒內賣掉了一萬瓶葡萄酒,令他瞠目結舌。
NBA曾經與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有過合作,但後來未再續前緣。快手適時出現,填補了這一空缺。據我了解,NBA與小紅書一度無限接近達成合作夥伴關係,但不知道出於何故,合作最終無疾而終。
冰封期帶來的負麵影響,錯失了抖音、小紅書等重要流量陣地,疊加轉播付費牆所導致的觀看門檻升高,以及電競、短視頻、短劇等新鮮事物對年輕用戶碎片時間的搶斷,NBA在中國勢必已經感受到了流量焦慮。即便是在體育領域,乒乓球的火爆程度正在超越(甚至可能已經超越了)NBA,CBA在某個時間階段也對NBA形成了叫板之勢。
幸運的是,NBA經過了20多年的等待,終於又迎來了一個姚明式的人物——楊瀚森。他不會像周琦、崔永熙那樣隻是NBA的匆匆過客,具有了成長為全明星級球員的潛質。
當然,NBA始終還需要繃緊政治風險這根弦。NBC在相關報道中指出,對於NBA等國際IP來說,進入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並遵守相關規則依舊是一條危險的鋼絲,尤其是涉及到相關價值觀衝突時。
“球員或者教練的一次失誤,或者像莫雷隨口說的一句話,都可能重新引發緊張局勢。”阿根蒂如此指出。
考慮到現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緊張且多變的局勢,阿根蒂的這番表態肯定不是危言聳聽。他甚至提醒說,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NBA如果犯了錯,特朗普會放大問題,讓情況變得更糟,“這就像是在走鋼絲。”
此外,NBA中國賽高昂的票價(最高價高達3000美元),以及曾凡博在NBA中國賽後馬上被籃網裁掉的消息,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響起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愛國主義浪潮之下,一些年輕人對於像NBA這樣的舶來品,已經形成了本能的抵觸。
結語
無論如何,六年前那段對於NBA來說混亂且不堪回首的歲月已經變成遙遠的回響,曆史終於翻篇了。
NBA需要中國,中國同樣需要NBA,大型賽事已經成為提振國內消費的強有力手段。NBA除了與金沙集團簽約5年,未來4年還將在澳門舉辦8場季前賽外,重返大陸市場也並不遙遠。楊瀚森所效力的開拓者隊,以及何猷君作為老板之一的凱爾特人在中國都有不俗的票房號召力。
亞當-蕭華還表示,他們很樂意將WNBA比賽帶到澳門或者中國大陸。目前,李月汝是唯一征戰WNBA的中國球員,韓旭、李夢也有過留洋經曆。
現實當然沒有夢想那麽豐滿。核心用戶群的老化和流失,對年輕人吸引力的下降,是NBA不可避免需要麵臨的難題。
NBA本身的魅力,在中國所擁有的用戶基礎,再加上楊瀚森、曾凡博、王俊傑等青年才俊的崛起,以及蔡崇信、何猷君、杜蒙、蒂爾曼-費爾蒂塔等與中國有著密切關係的球隊老板在背後的推波助瀾,NBA在中國的未來依舊值得被期待。
網站聲明:24足球直播提供的部分足球直播,NBA直播,CBA直播,英超直播,亞冠直播等信息轉載於各大門戶網站或媒體報刊,如有侵權,請及時聯係足球直播,海角HJDO43.CCM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Copyright © 2021-2024 24直播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1027940號-1